本文作者介绍:
黄有璨,三节课联合创始人。
孙沁滢,三节课新晋内容实习生。曾在美国华盛顿d.c.特区交流一年,现就读于一所常青藤大学。本文为沁滢在美国访谈了近30家互联网公司后写成。
在互联网业内,“产品经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业内也多有这样的说法——产品经理是距离ceo的人。
回溯起来,“产品经理”这个名词,最早应该是在1932年,由宝洁公司的麦克埃尔洛埃提出的,当时他认为:为了提高效率,应该由一个人来统一管理、负责一条产品线或一个品牌的整体规划、运作,并率先在宝洁内部开始了尝试——他自己成为了历史上首位产品经理。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诞生之后,由于互联网产品所特有的“数据驱动、快速迭代”的特性,“产品经理”这一角色也开始在美国互联网行业普及开来。
再然后,进入到21世纪,这个岗位也慢慢开始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所熟知和认可,并由于其稀缺性和一定程度上的神秘性,一度成为了互联网业内最火爆、最引人瞩目的岗位。
但,虽然起源于美国,理念也基本相同,国内的产品经理和国外的产品经理之间,还是出现了许多差异。
本文想试着通过一些各方面的对比,一定程度上为大家解答这样一个问题:到底国内和国外的产品经理之间,存在着哪些不同?
1.
中美互联网行业的一些基本差异
从行业的一些基本状态来看,中美互联网公司之间其实就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产品经理”这群人的状态和所需扮演的角色。
大环境来看,中国互联网的层次更丰富——中国人口数量众多,社会形态更多样,用户属性和行为习惯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再到四五线城市再到乡镇县城,可能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一种类型的需求,在不同用户端的解决方案也会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态势。比如说,同样是大型电商产品,在中国你可以看到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小红书、网易严选……等等百花齐放,就更不用说还有苏宁、国美、有赞等一堆紧随其后的名字。
而在美国,提起大一些的电商平台或产品,似乎除了亚马逊,你很难再想到其他可以迅速映入脑海的名字。
这导致了中美互联网行业的一大区分——中国互联网往往更看重商业应用创新,而美国互联网则往往是技术创新引领的。
具体来讲,大到金融、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小到租房、外卖和网约车,中国互联网从业者渗透到各个行业中,以深度挖掘出一个细分领域、并很好地贴合用户需求为荣。在这种场景下,能够把握住商业应用场景的产品经理,将是一个团队中的灵魂人物。而互联网业内也往往会不断滋生出9158、yy语音、拼多多、趣头条、全民k歌等看起来可能不那么主流,甚至有时会显得有点low,绝对的技术创新门槛并不高,但商业上却可以很成功的产品。
所以,在中国互联网,产品上的“抄袭”可以是比较正常的事——同样的产品形态,放在不同用户身上,解决方案可能会呈现无数细微区别。
而在太平洋的对面,加州的黄金海岸沿线,美国互联网从业者则往往在追求高科技的“酷感”的道路上一骑绝尘。
在美国,很少有人会说:“我是搞互联网的。”人们常常引以为傲的说法是:“我在一家科技公司(tech firm)。” google, apple, tesla,ibm,microsoft都是追求科技感的个中翘楚。即使是例如uber, airbnb此类接地气、关注民生的科技公司,也有着浓厚的工程师文化。产品经理,不可免俗的,也有了很浓的工程师范。
同理,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中,大家也往往会追求极致的“科技创新”——你可以看到,在美国,即便是pornhub(全球最大的成人电影网站)这样的产品,也会追求无数用户体验、设计和技术应用上的创新。人们在行业内的基本认知是:产品上的“抄袭”是不值得鼓励的。
在这个层面上,相比较来看,中国互联网可能更“接地气”,而美国互联网整体则具备更强的“科技感”和“未来感”。
而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两地的行业从业者比例之间似乎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我们针对饿了么、阿里、京东、百度、网易、58等多家国内主流的互联网公司进行了私访式的抽样调查,发现在这些公司内部,普遍产品经理、产品运营与研发工程师之间的比例大约在1:3:4到1:3:6之间。而在美国,同样在google、facebook、twitter、uber这样的公司,产品经理与研发工程师之间的比例通常在1:7到1:10之间。
你可以理解为,美国的产品经理能够hold住更多的研发工程师,又或者是说,美国可能需要的产品经理更少,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却会更高,这一点上,我们接下来具体进行一些解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互联网公司内,基本不存在“运营”这个职位。这同样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关于这个现象,我们会在此后单独再通过一篇文章来进行分析和解读。
2.
中美产品经理的从业背景差异
我们发现,受工程师文化的影响,美国的产品经理大都拥有技术背景。
笔者与20多名美国中早期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进行了交流,发现他们要么是技术背景出身,要么就是非技术背景出身但自己能掌握基础编程技能,几乎没有人完全不懂技术。
他们也对我表示,在自己公司内,招聘产品经理普遍会要求技术背景,即便少量职位可接受非技术背景,往往也会要求候选人至少要能够快速学习技术层面的相关知识。
而翻看google,facebook等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公开招聘信息,我们也发现,其产品经理岗位的校园招聘jd中,绝大部分岗位招聘需求都将计算机相关学位学历+活动领导者列为最低要求,甚至会要求候选人都就读于名校,并在学校期间就曾有过创业经历或是曾组织过大规模活动等。
而在美国产品经理的社会招聘jd中,则往往要求要有2-5年工程或是设计经验,同时推荐具有mba学位。
facebook与uber的产品经理社招jd
google2019年的校招产品经理jd
总结一下,美国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往往是兼备技术背景与商业思维。
相比起来,在国内,产品经理的背景要五花八门的多,相关要求似乎也低了不少。
我们在三节课的产品经理p2课程(主要面向2-4年经验的产品经理)学员中也针对20名学员进行了抽样访谈,得到了如下结果——
仅6人出身于计算机相关专业,仅3人拥有技术经验与背景,其他人的专业包括了食品安全、旅游、兽医、工商管理、日语……等;仅5人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产品经理工作,其他人的职业背景五花八门,有之前做运营的,做工程测量的,做银行测绘的,做it系统开发的……等等。在百度与腾讯的校园招聘信息中,产品经理的岗位jd仅将计算机相关学位学历作为一个加分项列出,但并不强制要求候选人有计算机背景。
百度2019年的校招产品经理jd
腾讯2019年的校招产品经理jd
而在社会招聘中,一般硬性门槛要求主要是本科学历与3年以上相关行业经验即可。
腾讯的产品经理社招jd
美团的产品经理社招jd
总的来看,大量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是由非技术条线(运营、设计甚至是很多传统行业从业者等)转岗,在技术或是商业感觉上都非科班出身。
对比来看,美国产品经理的典型职业路径往往是两种——
大学商科背景、技术工程相关背景又或大学创业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相关认知,然后毕业后成为产品经理;自己本身就是技术背景的工程师,做了几年后转型成为产品经理。
而中国的产品经理们的职业路径则五花八门,基本没有太多规律……
关于技术背景,尽管计算机相关技术并非产品经理的绝对必备技能,但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可以使得产品经理与工程师的沟通更为顺畅,并可以消除一些不明确或者不现实的需求。沟通成本的降低又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品经理的效率。
这部分解释了为何在美国,一个产品经理可以对接到更多的工程师。
而对于商科相关背景或创业背景有更高要求,在我们看起来则是一种行业发展更为稳定成熟的表现——这意味着,在美国,大家已经形成某些行业共识,即对产品经理的职责最后必然是要解决一个产品的商业价值实现问题的,而在国内,一个产品经理的职责很多时候则呈现模糊不清状,有的产品经理解决阶段性文档和需求实现,有的产品经理解决项目管理,还有的负责产品发展规划或商业价值……
这也引入了下一个问题——中美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有何差异?
3.
中美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差异
我们发现,在许多“工程师文化”浓厚的美国互联网公司内,产品经理的工作往往更加横向。比起对一个项目节节深入、面面俱到,美国的产品经理更有可能会围绕着一个商业目的同时管理多个产品项目,保持总体调性的一致性和战略布局的正确——说到底,他们最终还是在为“商业价值负责”,更多扮演一个商业实现者的角色,至于产品定义、体验的部分,很多时候反而可能是由工程师和ux团队来完成的。
举个例子,joseph devoy在facebook做产品经理。他既负责facebook在第三方网站上的视频广告产品,也为零售巨头提供facebook零售解决方案。对于第三方网站上广告产品的了解使得他在为零售巨头提供解决方案时,不仅仅提供facebook自身资源,也能提供facebook所外接的第三方。
在joseph的工作中,他较少关注和强调产品落地的细节,类似一个产品的按钮和页面设计这样的工作,他几乎不关注,相比起来,他更关注在自己所处的业务线下,如何协调组织资源才能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相对来说,中国产品经理的工作则更加纵向。一般来说,一个产品经理往往会被长期安排在一条产品线上对于业务进行思考和关注,并完成产品版本的设计、规划和后续调整,而在此过程中,研发和工程师团队往往更多扮演辅助产品经理的角色——这意味着,很多产品的死与活,往往高度取决于产品经理的思考和判断是否清晰。
也因此,在国内素有“一个不靠谱的产品经理坑死一个团队”的说法,也常有研发和工程师团队对于产品经理改需求深恶痛绝的段子出现。
说到这里,就必须多提两句美国的工程师文化。在美国,工程师从来都被塑造为“极客”的形象,追求极限的创新和科技感,包括比尔.盖茨、扎克伯格、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创始人早年都是工程师出身。这让美国的科技行业和工程师群体天然都自己就拥有不同的要求和角色预期——他们认为,优秀的工程师绝不仅仅只是写得一手好代码就完了,还得具备产品思维和领导力,可以自主完成小产品版本的迭代,能够自主定义一些产品功能的设计。
而上面提到的后半部分,在国内一般都必然是产品经理的职责范围,工程师绝无可能染指。
twitter的工程总监陈尔东曾经发布过一篇文章,声称“硅谷没有产品经理”,讲的就是这一道理。他指出facebook有200个工程师的时候,只有10个产品经理。很多项目没有产品经理,得靠工程师们自己去思考产品问题的解决方案。
同样,facebook的“时间线”这一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完全没有产品经理的情况下,facebook强势的顶尖工程师们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同样,在instagram等诸多产品中,也都出现过一些经典的交互功能是由工程师来决定要做的故事。
而国内技术领域内的著名大v,mactalk公号作者池建强老师在2016年拜访了facebook、airbnb等多家公司后,也发表过一篇《硅谷不需要产品经理》的文章,文中提到——
在硅谷,大部分情况下,产品经理是个被弱化的角色,尤其是技术驱动的公司,这一点和国内区别很大。国内的产品经理是要对一个产品全权负责的,从发起项目,到需求特性,设计交互,实现,发布,用户反馈,黑客增长,数据分析等等,全流程看护。他的所有工作,就是把这个产品做成,长大,并且力图做到枝繁叶茂。在 facebook 里谁来承担这样的角色呢?工程师,他们承担了大部分职责。这些优秀的工程师大都具备足够的素质去做这些事,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强,除了纯技术工作,对产品和业务同样有深刻的理解。硅谷不需要产品经理吗?并不是,他们只是雇佣了最优秀的工程师而已。这些工程师把琐碎的事情工具化,然后承担了产品、实现和业务增长的职责。
但,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的产品经理就是没有前途的?也未必。至少,它并非全部事实。
仅以google出身的产品经理来举些例子。yahoo前 ceo 玛丽莎 · 梅耶尔,红杉资本的首位女性高级合伙人杰斯 · 李(jess lee),dropbox 的产品总监杰夫 · 巴蒂尔马(jeff bartelma),融资上亿美元的任务管理创业公司 asana 的创始人贾斯丁 · 罗森斯坦(justin rosenstein), 曾任 facebook 首席技术官的布莱特 · 泰勒(bret taylor)都曾经在谷歌做过产品经理。
一定程度上,在美国,产品经理是真的被视作离ceo最近的位置。一个产品经理被要求要在商业实现、策略规划方面有更清晰的思考,也被赋予了更宏观的空间。
这令很多美国的优秀年轻人,开始对于“产品经理...